电影<立春>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5 18:36:20
我看完后迷迷乎乎的.你呢

在上海阴雨绵绵的天气里,看了一场《立春》,心中压抑,如这昏暗的天色,久未散去……

  内容层面

  一个人,究竟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梦想才能成为胸有大志之人?一直觉得,拥有梦想是人生一大幸事,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也可以在风雨之后见到彩虹。却没有想到,梦想,原来可以只是梦想;而现实,才永远是现实。那个将梦想与现实隔开的,恰恰是时代、是环境、是人心……等等等等,这些看似次要,又如此沉痛的存在着。

  有时候时代不容人,是无需任何理由的。你只要看看那些异样的眼光,那些无视的态度,那些不屑的笑容,便可知自己是多么的不容于世。孤独的人容易惺惺相惜,却都有着受伤的心灵,于是,猜疑代替了依靠,利用也取代了友谊。同样是拥有梦想,又不被世人认可的一群群人,却选择在互相猜忌与伤害中度日。

  题为立春,心酸的过程与结尾,却很想感慨:何时春来到?

  两个特点

  电影中经常出现声画不同步的方法,在王彩玲优美又陶醉的唱歌场面中,镜头转入现实,而声音仍然停留在她的歌声中,久久不能平息。现实是残酷的,而暂时逃离的人不愿从梦中醒来,那悠远的歌声,或许就代表着这种但愿长醉不愿醒的愿望吧。

  电影中大量的使用了镜子,在镜子中表现人物的行为。在我看来,这或许也是导演表现现实与梦想矛盾的一种手法。大多数出现在镜子中的人,都是处于陶醉状态的人,比如跳芭蕾的老师、弹钢琴唱歌的王老师、贝贝等等,他们在镜中自我陶醉,却又只能在其中陶醉。一旦回归现实,仍然还是要面对失落与痛苦。镜像中的是真实的自己,又不能是完全真实的自己。或许,这就是导演要告诉我们的吧。

  几个题外

  看到报道说是蒋雯丽为了此片增肥30斤,在佩服她敬业精神的同时,也实在感慨,身材很重要啊。不仅如此,这人靠衣装的说法也不是白白存在的。当镜头中第一次出现了扮相超土、扭着大屁股的王彩玲时,实在不想相信,这就是平时优雅的雯丽。看来,减肥的力度还是要加强。

  中国的艺术电影,总喜欢表现现实。总感觉,跟西方的艺术电影相比,少了很多思想上的深度,而更多的是反应赤裸裸的现实,在题材上与商业大片划清界限。不知道何时,在中国可以出现一种在思想